威廉·豪爵士

他在美国行为的修正史

布莱恩·t·伊根著

前言

美国独立战争是大英帝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之一。历史学家称其为大英帝国面临的倒数第二场危机,并将这场革命描述为“英国的越南”。威廉·豪爵士,作为英国驻美军队的总司令,肩负着打击大规模叛乱和促进母国与其殖民地和解的重任。随着战争升级到英国从未想象过的地步,伦敦的外交部改变了政策,从和解转为强力胁迫。历史学家给豪烙上了懒惰、缺乏想象力和浪费的烙印,并永远谴责他。他受到严厉批评,因为他允许叛军存活这么久,并允许战争升级为独立宣言。这些批评大多来自愤愤不平的保皇党和英国政府,前者因为战争的命运而失去了家园和财富,后者不想因为战争的失败以及最终的13个殖民地的失败而受到指责。本文将驳斥威廉·豪爵士的批评,这一批评不幸已成为公认的历史,并表明他确实是一位称职的军事指挥官。这篇论文将从他自己的著作和该领域同事的著作中揭示为豪的军事演习辩护的理由。1776年威廉·豪将军抵达纽约时,一位保皇党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他来了,他来了,英雄来了:吹响号角,敲起鼓来。 From port to port let cannon roar Howe's welcome to this western shore.[1]但不到一年后,另一位保皇党人士写道,豪一定是个“懒汉”或“大笨蛋”,因为“一个黑人司机应该和一群衣衫褴褛、无纪律的土匪、人渣和渣滓”一起,把英国军队挡在海湾里。[2]本文将评估威廉·豪爵士是否应该受到同时代人和历史学家的批评,并将确定公众对豪的情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这种情绪最终将观点变成了历史。
威廉·豪爵士

威廉·豪爵士

威廉·豪于1729年出生在英国社会的上层,以伦敦王座为中心,辐射整个帝国。豪家族与王室关系密切,在伦敦统治精英的社交圈中拥有巨大的权力。豪的母亲是汉诺威王朝三代君主的后裔。她被认为是乔治一世的私生女,是乔治二世一位情妇的伴侣。当年轻的威廉成年并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时,她成为了乔治三世家中的一员。[3]威廉在伊顿公学(Eton)接受教育,毕业后进入神职人员、政界或军队。豪家族的男性都选择从军作为自己的职业,威廉在17岁时参军。[4]他很快被任命为更高的职位,此后不久,他将参加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将彻底改变他对英国美洲殖民地的看法。他的两个哥哥已经驻扎在美国,威廉加入他们,在七年战争中保护美国殖民地免受法国及其印第安盟友的侵害。他的长兄乔治·奥古斯都·豪(George Augustus Howe)当时在纽约北部的一支由英国正规军和美国外省人组成的联合部队服役。另一个哥哥理查德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和乔治三世的弟弟一起航行。[5]1758年路易斯堡战役中,威廉在詹姆斯·沃尔夫手下服役。后来,他无畏地指挥轻步兵先锋队,于1759年攀登亚伯拉罕平原,为占领魁北克创造了机会,为法国人在北美敲响了丧钟。[6]沃尔夫称豪是一位“谦虚、勤奋和勇敢”的军官,并表示在路易斯堡战役中,英国军队中“没有比他更好的士兵”。[7]战争结束后,沃尔夫给了他1000英镑作为敬意。[8]但七年战争对豪家族来说并非没有代价。乔治·奥古斯都在1758年的提康德罗加战役中阵亡。威廉一直崇拜他的哥哥,在得知他的死讯后两天没有吃东西。[9]乔治·奥古斯都也深受殖民者的爱戴,为了纪念他,马萨诸塞湾法院投票250英镑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建了一座方尖碑。1762年7月,理查德·豪(Richard Howe)写信给最高法院,说他正在监督纪念碑的建造,他甚至想过给马萨诸塞州立一座纪念碑,以表达“……他对公众和爱国者的声音表示感激和尊重。”[10]乔治·奥古斯都的死以及殖民者对他的尊敬对豪兄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在英国的政治上,还是后来他们指挥英国对抗“爱国者之声”的战争。1758年,威廉继承了已故兄长理查德在诺丁汉的席位,加入了他的议会,并一直担任到1780年。威廉在投票时从不坚持任何一个联盟或信仰,只是在政治投票中坚定地追随他哥哥们的领导。[11]豪对英美争端的态度和他哥哥一样,尤其是他对马萨诸塞州的感情,以及他对谈判可以保护帝国的信心。[12]理查投票反对乔治·格伦维尔的内阁,拒绝投票支持惩罚在议会中口头攻击国王的亲殖民主义者约翰·威尔克斯。后来,在部长试图通过印花税向美国征收税收一事上,他再次与格伦维尔决裂。[13]1774年威廉连任诺丁汉议员时,他谴责内政部的美国政策是“不必要的苛刻”,并承诺投票废除《马萨诸塞法案》。他还公开怀疑整个“英国军队能否执行”内政部的政策。[14]正是这些对美国的信念和态度,为豪在革命期间的军事行为提供了背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豪公开发表亲美言论的同时,英国外交部就扩大殖民地战争的问题进行了辩论,并考虑为英王陛下在美国的军队任命一位更有野心的总司令。随着美国的每一份派遣,伦敦对殖民地局势的失望情绪与日俱增。一群乌合之众在从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撤退时给了军队一个令人震惊的打击,现在英国最精锐的军队被包围了,波士顿几乎成了俘虏。国防部觉得他们需要一个比现任托马斯·盖奇中将更有野心的人担任总司令。美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乔治·日尔曼勋爵(Lord George Germain)认为,豪的“名声和能力将有助于恢复波士顿的纪律和信心”。[15]他们认为,豪在七年战争期间在轻步兵部队服役的“非正规战争”经验,将非常适合美国需要打的那种战争。但批评人士很快指出,他所反对的正是那些为他的兄弟立起纪念碑的人。此外,他在1774年的选举中承诺,他不会下令反对殖民者。[16]相反,到1775年1月,他改变了主意,私下里让首相诺斯勋爵和他的顾问达特茅斯勋爵知道,他愿意以副手的身份前往波士顿。[17]这种内心的转变可能来自于豪作为一名军人的职业精神,他觉得为君主服务是自己的责任。同样合乎逻辑的假设是,豪知道盖奇不受欢迎,如果豪接受他在波士顿的职位,他很有可能被提升为总司令。这一指挥权将使他对战争的指挥和英国政策的制定拥有巨大的控制权。[18]这种力量在后来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的亲美信仰对他在殖民地的英国军队的行为至关重要。正是在这种与美国人民亲密无间的背景下,豪从伦敦出发,在波士顿担任二把手的新职位。他的辉格态度决定了豪指挥战争的方式,甚至决定了他在个别战场演习中使用的策略。他精心执行的动作是豪希望减少双方流血的产物。威廉·豪少将抵达美国时,发现英国军队被困在波士顿,并被一个反叛国家的敌对人民包围。豪到达几个月后,叛军开始在波士顿港查尔斯敦半岛上的一座小山上设防,这座小山被称为布瑞兹山。人们看到殖民者在山上跑来跑去,在布里德斯山的山顶上建造了一个类似防御工事的东西。英国人并没有受到土方工程的直接威胁,但英国的荣誉不能让叛军如此明目张胆地蔑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因此,英国最高统帅部决定采取行动来抵制殖民地的努力。盖奇召集豪、约翰·伯戈因将军和亨利·克林顿将军开会。 Burgoyne and Clinton were dispatched to Boston with Howe and accompanied him on his voyage across the Atlantic. All believed the fortifications to be minimal and agreed with Clinton's observation, "...that the hill was open and easy of ascent and in short that it would be easily carried."[19]他们一致认为正面进攻是占领这座山的最好办法。然而,作为盖奇手下的高级少将,他将指挥这次远征。[20]6月17日,军队在查尔斯顿岬的登陆完美无缺,豪毫不怀疑他的部队会取得成功。当他们排成一列开始向山上进发时,豪向部队发表讲话,说他很荣幸能指挥他们,他不希望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比我在你们前面走的更远一步”。他遵守了对他们的承诺,因为按照伟大的传统,他在整个战斗中都在前线引人注目。[21]美国人守住了他们的火力,他们看着英国人以平行的纵队慢慢地向山上的堡垒进发。英国军官想知道美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射击,当他们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在猜测,如果一个坚实的刺刀冲锋能把他们从土方工事上赶走。接着,美军战壕里爆发出一阵凶残的火枪射击。英军防线在弹幕下溃退。仅在那一场交火中就有数百人受伤。豪后来在给副官的信中写道:“有一种我从未有过的感觉。”[22]英军冲到山脚下,包括豪在内的军官们把他们召集起来,重新面对火枪射击。英军再次向山上挺进,但被击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试图驱逐美国人。第5团的一名中尉在战斗中处于最前列,他写道,“最年长的军官说,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激烈的战斗。”[23]伯戈因中将在波士顿的一个屋顶上观察了这场战斗,他写道:“豪的性格非常像士兵,在我看来,这是完美的。”[24]最终,弹药耗尽的美国人放弃了他们的土方工程,逃离了英国人的刺刀。这场胜利让英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约2400人参战,1054人被枪杀,其中包括92名军官。其中226人死亡。[25]豪的勇敢和运气的一个证明是,他履行了在前线作战的承诺,他的参谋们一直陪伴着他,他们12个人都被敌人的炮火打伤了。[26]战役结束后,豪写道:“我坦率地向你坦白,当我看到它的后果时,在失去这么多勇敢的军官时,我感到恐惧。”[27]邦克山战役(后来被错误地命名为邦克山战役)的幽灵会在豪参加的每一场战斗中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豪避免直接正面攻击任何美军阵地,而是更喜欢使用侧翼机动。尽管批评者指责他,但恐惧和麻木并不是豪没有再次正面攻击美国阵地的原因。侧翼机动源于豪不愿再次承受如此巨大的伤亡,这是可以理解的。此外,豪很清楚,“他的部队训练有素,而且在一条横跨大西洋的输油管道的末端,如果有的话,是不可能很快被取代的。”[28]这场战役也加强了他对殖民者的尊重,而这正是豪在伦敦的上司所缺乏的。对美国人性格的无知弥漫在伦敦,以尼古拉斯·克雷斯韦尔(Nicholas Cresswell)为代表,他写道,他感到困惑的是,仅仅一个“烟草种植园主”和他的“衣衫褴褛的船员”就能阻止强大的英国军队。[29]这种对美国真实情况的无知导致了豪在伦敦名声扫地,因为他的有影响力的批评者无法相信,一群农民能对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造成如此大的打击。对豪的另一种批评是,他在战斗结束后没有追击叛军,因此,他的胜利完全是通过近距离追击来粉碎叛军的。直截了当的事实是,叛军撤退的速度比英军还快。“…18世纪的英国军队非常容易损失和混乱,除非管理得当。”[30]如果追击的话,半毁半竭的兵团的侧翼就会完全暴露出来。布里德山战役五天后,豪将军给伦敦写了一封关于这次交战的电报。他一定预料到了这种批评,因为他写道:“士兵们受到了如此多的骚扰,有如此多的军官丧生,以至于追击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全力以赴。”[31]叛军可以解散并逃跑,但如果英国人违背他们严格的训练而解散队伍,将会导致彻底的混乱。欧洲对良好战术管理的标准是维持秩序和一致性,而豪的表现不可能比这差。[32]邦克山事件发生后,盖奇将军递交了辞呈,豪被任命为总司令。他最初的决定之一是动员军队撤离波士顿。对豪的大部分批评来自于他将波士顿交给叛军的决定。对大西洋两岸的许多观察人士来说,这次撤离具有严重的象征意义。首先,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与殖民者的一场战斗后确实要放弃这座城市。其次,这次撤退给人的印象是叛军已经彻底击溃了英军。但这两种说法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要公平地把责任推给豪将军,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叛军并没有通过把英国人赶出去而取得胜利,英国人离开了,因为它不再是一个战略上可行的ñ或有价值的ñ地方。这个国家的自然地形,叛军根深蒂固的阵地,叛军获得补给的能力,以及周围地区大量的叛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波士顿成为一个在春天发动战役的糟糕地方。[33]豪的参谋之一珀西勋爵将军也认为波士顿是一个糟糕的作战基地,因为它是“……山峦、树林、沟壑纵横,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适合叛军非正规和无纪律部队的地方。”[34]此外,豪实际上是受他在伦敦的上级,特别是达特茅斯勋爵的指示,将他的军队撤离并转移到纽约或“南方的某个地方”。[35]豪正确地认识到,他的军队是下一年战役中一支扩大了的部队的核心,因此波士顿作为作战基地的作用将不再那么大。撤离行动执行得很好,与他的批评者相反,他没有留下大量装备。[36]在撤离波士顿时,豪没有摧毁这座城市,表现出他的人性和敏感。正如在军事疏散中常见的那样,豪本可以很容易地把他的愤怒发泄在城市上,把它放在火炬上,但他让它完好无损。此外,通过撤离波士顿,他承认,到他担任军队指挥官时,叛乱已经蔓延,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试图恢复波士顿及其周边地区的王室秩序。豪意识到,至少需要另一场规模更大的军事行动来镇压叛乱。豪将军于1776年初撤离波士顿,乘船前往新斯科舍。他在那里等待着春天的到来,等待着适合作战的天气的到来。但更重要的是,他等待着大批英国援军的到来。其中包括新签约的来自德国诸侯的雇佣军,数量最多的来自黑森公国,因此被称为“黑森人”。豪乘船前往纽约,并在夏初在斯塔顿岛登陆,等待增援部队的到来。1776年,伦敦和豪就纽约为皇家海军提供的港口质量以及纽约通过哈德逊河进入美国内陆的通道达成共识,选择纽约作为作战基地。 The Americans, correctly assuming that New York was Howe's main objective, began to build fortifications on Long Island and in Manhattan. This was a strategically naive move by General Washington, because the East River split his force in two, making either one extremely vulnerable. But the Americans had a headstart on the British and began constructing earthworks anticipating the inevitable invasion. General Howe did not immediately attack the American positions in New York, permitting the Americans more time to strengthen their fortifications. Howe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waiting so long to attack the American positions. Among his harsher critics was New York Loyalist Thomas Jones, who chastised the General for "...lying indolent upon Staten Island for near two months..."[37]尽管有这样的批评,豪有充分的理由不立即发动攻击。其中一个原因是,豪需要时间让他的部队适应美国8月的酷热。他的部队已经习惯了北欧的天气,他们需要适应。[38]此外,他的德国军队刚刚从德国回来,需要时间从漫长的海上航行中恢复过来。英国人还建造了装有跳板的平底船,这样,无论在海滩上遇到什么阻力,部队和大炮都能顺利下船。[39]这些战术上的理由驳斥了Howe的批评者的断言,即他在长岛战役之前无所事事。豪正准备应对每一个可能遇到的障碍,毫无疑问,他希望他的部队处于最佳状态,以便他的关键登陆顺利进行。他登陆的不仅仅是几个兵团,而是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征军。它包括27个团的英军和8000名德军,总共有32000名训练有素的职业士兵。[40]登陆开始于8月27日,英军遇到的抵抗很小。豪的作战计划完美无缺,给英军带来了决定性的打击。他策反了美军的侧翼,利用了美军东侧无锚的弱点。结果是大获全胜。那些成功躲过英军刺刀的叛军,只是因为他们立即撤退。由于英军迅速的侧翼机动,其余的人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造成了叛乱分子的大规模混乱。[41]这是豪将军亲自领导的一次非凡的胜利。随着英国人的前进,他们来到了美国人在布鲁克林高地的工事。壕沟不可能从侧翼包抄,而且比预期的更坚固。为了避免正面进攻,豪开始围攻美军防线。当豪为自己缓慢的围城战术辩护时,对邦克山正面进攻的大屠杀的记忆在他的记忆中翻涌:“……通过常规的[围攻]方法,这些防线一定是我们的,而且代价很低,我不会冒在进攻中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42]然而,他敏锐地意识到战争并不是简单地在战场上取胜,他也想给殖民者一种英国无敌的形象。因此,他拒绝让他的军队参加战斗,除非按照他的条件,而且有很大的胜利希望。英格兰不能被打败,也不能承受任何损失来鼓舞爱国者的士气。[43]豪的一名下属坚持认为,他的将军应该直接攻击美军的防御工事,他写道:“如果我们的军队紧紧跟着他们,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投降。”[44]尽管有这样的批评,豪、蒙特梭上尉(陆军总工程师)和克林顿将军都一致认为,美军的防线过于强大,不可能成功地发动正面进攻。此外,他不想让他的军队不必要地冒险。他在战后写给日耳曼大人的信中提到了这一点,“……我所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不能随意派遣国王陛下的军队,因为目的是不够的。我很清楚,军队所遭受的任何重大损失都不可能很快、也不容易得到弥补。”[45]谨慎和策略导致了豪的谨慎,而不是像他后来的批评者所指责的那样缺乏想象力或精神。战役结束后,华盛顿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的掩护下,借助一场奇迹般的浓雾,用带着低沉桨的划艇疏散了长岛上的工人。第二天早上,英国人醒来时发现工程被遗弃了,没有一丝叛乱分子的痕迹。这次大撤退是一个军事奇迹,华盛顿通过大胆、恶劣的天气和运气的结合完成了这一壮举。尽管在美国人撤离几分钟后,豪就在他们的工厂里部署了先进的警卫,但他无法阻止这一事件的发生。由于天气原因,指挥海军的海军上将理查德·豪勋爵(Lord Richard Howe)无法让他的船只进入东河阻止逃跑。[46]豪在长岛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叛军逃到了曼哈顿,避免了全军覆没。这次战役是决定性的,英军伤亡人数达到392人,有的阵亡,有的受伤,有的被俘。豪估计反政府武装伤亡人数为3000人,而华盛顿的报告显示伤亡人数为1012人。[47]波士顿撤离后,英国民众情绪低落,长岛胜利的消息在全国各地都受到派对和教堂钟声的欢迎。[48]乔治国王授予豪斯骑士勋章以表彰他的胜利。[49]豪的下属将军之一查尔斯·康沃利斯勋爵称长岛战役为“伟大军事的杰作”。[50]当英格兰在庆祝的时候,爱国者的精神却被失败击垮了。革命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在任何殖民地都找不到为撤退的大陆军征兵的人。[51]尽管有这些荣誉,Howe的批评者认为他应该在胜利之后彻底消灭叛军。他们认为他本可以通过粉碎美国军队来结束纽约的叛乱,但却让他们逃跑了。一位英国船长在他驶离纽约的船上讽刺地写道:“(美国人)对付一个慷慨、仁慈、宽容、不占任何不公平优势的敌人,肯定会让华盛顿将军非常满意,他当然很不感谢豪将军对他的友好行为。”[52]美国将军以色列普特南写道:“豪将军要么是我们的朋友,要么不是将军……如果他立即继续他的胜利,对自由事业的后果一定是可怕的。”[53]实际上,豪没有镇压叛军的理由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明智的。从战略上讲,他想确保冬季的作战基地,以便在春季发动一场战役。因此,他的首要任务是把反叛者赶出曼哈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圆满成功。[54]豪的整个战略都建立在安全夺回领土的前提上,而不是一次压倒性的胜利。他的理论是,当这些地区再次受到王室控制时,它们可以被视为忠诚的。重新征服领土是欧洲的军事传统,在那个时代,学识渊博的指挥官不会努力粉碎敌人。[55]在这方面,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位非常能干但缺乏想象力的欧洲将军。“他根本没有想到要毁灭。胜利来自小成功的积累,而不是一次决定性的打击。”[56]纸上谈兵的战略家不可避免地会问,如果华盛顿的军队能迅速飞走,为什么豪不能同样迅速地追上他?原因是华盛顿没有被众所周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实际的,行李火车所拖累。和所有的欧洲军队一样,在美国的英国军队被捆绑在一个庞大的行李列车上,从而大大减缓了军队的速度。[57]相反,豪面对的敌人善于逃跑,组织松散,可能在几天后被拆散并重组,因此很难进行最后的破坏性打击。[58]尽管很少有人批评,但长岛战役对英国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豪给了叛乱分子致命的一击。豪的许多军队同事对此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叛乱不会再持续一年。康沃利斯写道,“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军队就会分散,战争就会结束。”珀西勋爵写信给日耳曼,相信“这件事差不多结束了。”[59]他的高级顾问和将军本人都不认为追击一支溃败的军队是有价值的,豪以最小的损失成功地实现了他的战略目标。继续下一页…

最后指出

[1]约翰·r·奥尔登,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伦敦:MacDonald and Co., 1969), 304。
[2]同前。
[3]艾拉·格鲁伯,豪兄弟和美国革命,(纽约:W.W.诺顿出版社,1972),45-46页。
[4]奥尔登,一段历史, 223年。
[5]格鲁伯,豪兄弟, 45。
[6]奥尔登,一段历史, 223年。
[7]同前。
[8]同前。
[9]出处同上,224年。
[10]格鲁伯,豪兄弟, 51。
[11]如上,57。
[12]如上,58岁。
[13]如上,50。
[14]如上,58岁。
[15]如上,59岁。
[16]如上,58岁。
[17]同前。
[18]同前。
[19]泰勒安德森,美国革命时期豪兄弟的指挥,(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36),77。
[20]克里斯托弗·沃德革命战争,(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52年),第一卷,第84页。
[21]出处同上,88年。
[22]Henry Steel Commanger和Richard B. Morris主编。《七六年之魂,(纽约:Harper & Row出版社,1958),132页。
[23]乔治·f·希尔和休·f·兰金,反叛者和英国士兵,(纽约:世界出版公司,1957),第61页。
[24]Commanger,精神, 133年。
[25]病房里,这场战争,第一卷,第96页。
[26]舍尔,反政府武装, 63年。
[27]Commanger,精神, 132年。
[28]戴夫·理查德·帕尔默,《狐狸之路》,1775-1783年美国战争中的美国战略,(西港,康涅狄格州:格林伍德出版社,1975),127。
[29]奥尔登,历史, 304年。
[30]安德森,命令, 22岁。
[31]出处同上,80年。
[32]如上,20。
[33]杰拉尔德·萨克森·布朗,美国国务卿,(安娜堡: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63),48-49页。
[34]安德森,命令, 108年。
[35]棕色(的)美国, 51。
[36]安德森,命令, 104 - 105。
[37]奥尔登,历史, 305年。
[38]安德森,命令, 129年。
[39]130年出处同上。
[40]病房里,这场战争, 209年。
[41]安德森,命令, 132年。
[42]理查德•惠勒1776年的声音,(纽约:Thomas Y. Cromwell Co., 1972), 138。
[43]帕尔默的方式, 127年。
[44]格鲁伯,豪兄弟, 114年。
[45]安德森,命令, 136年。
[46]病房里,这场战争, 236年。
[47]出处同上,227年。
[48]格鲁伯,豪兄弟, 162年。
[49]病房里,这场战争, 236年。
[50]格鲁伯,豪兄弟, 162年。
[51]出处同上,152年。
[52]舍尔,反政府武装, 173年。
[53]惠勒的声音, 138年。
[54]格鲁伯,豪兄弟, 128,帕尔默,的方式, 126年。
[55]格鲁伯,豪兄弟, 126年。
[56]帕尔默的方式, 126年。
[57]格鲁伯,豪兄弟, 357年。
[58]安德森,命令, 21岁。
[59]格鲁伯,豪兄弟, 115年。